下载APP
  1. 首页
  2. 穿越历史
  3. 二分之一剧透
  4. 二分之一剧透 第67节

二分之一剧透 第67节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“至于老师人选……”温晏然笑了,“建州也多有赋闲之人。”

那人先欠欠,才回答:“见不敢当,只是皇帝真要对咱们手,又何须假立名目?”

钱财问题解决,监督问题自然也要跟上,近来这段时间,御史大夫宋文述往西雍

“乡学中每日供应一餐,平日里可以多教农书技艺。”

考试的计划已经大致定好,温晏然又召了臣来询问,看看除了官学之外,能不能再在各乡县之间设立一个乡学,于农闲时节教人读书识字。

宋文述:“陛心怀万民,乃是社稷之幸,而然此事或许有些为难,对百姓而言,读一书或许不如一餐,纵然陛有心教化,只怕他们也不愿遵命。”

宋文述考虑得其实很周全,然而君臣奏对时,如果属那一方的措辞过于蓄,就会给领导留太多的解读空间,

如果说官学面对的是广大读书人,那么乡学面对的就是平民黔首,一群既无家世,也无钱财,连活着都很艰难的人。

事,环环相扣,尚书卢沅光如今已经没什么惊讶的绪——新帝又不是先帝,瞻远瞩属于基本作。

官学,那就有可能为官为吏,当真走到了这一步,哪怕于利益考量,平民也会愿意让家中孩继续读去。

第一是如今建平的政务当真是皇帝本人在置,毕竟不是袁言时宋文述还是温惊梅,都比较喜辞藻的文章,其二则是天确如传言中那样,没怎么读过书。

其他族人们听了,也只得叹气认命。

他们本来希望朝廷计划推的速度慢,让自己有足够的缓冲时间,谁知皇帝特别有务实神地没有大规模推广,而是选择了先在建州试,还了相对详细的计划,无论乡学还是官学,日常开销供给都来源于官田。大周制度,皇室在各地都有私产,其中建州这边的数量尤其多,之前那边还去问了一声——建州官田多,这么实施没问题,其他地方官田少,再这么实施,就可能有经济上的压力。

李氏等人家闻言后,惊惧一时,十分怀疑皇帝把人丢去乡间,是要继续折辱他们。

“……”

某些时候的沉默意味着无言以对却又不愿立刻承认。

既然对读书识字没有渴求,那就来实际的。

之前那人继续:“以咱们家现在的况而言,便当真是放边地,你我也只得认了,何况此去还有一个教书的名。”接着叹息,“看看南地,崔氏褚氏跟陈氏哪一家不是世族,如今还有族人在波渠中挖河沟,现在连宋氏都要派人去,咱们在皇帝中算什么,莫非当真能够推三阻四?”

“敢问兄台见?”

——其实宋文述还有旁的顾虑,他年轻时也曾经外放过,知对于乡间黎庶而言,农闲时节就算不用地,把时间用来手工活也是可以的,哪里有真正的闲时呢?真要如此推行,只怕的官吏会为了应付检查,随便人过来充其中,天日久,说不定会成为另一意义上的劳役。

除了建州李氏之外,还有袁氏,宋氏,卢氏等简在帝心的人家,这些世族族人甚多,总不能人人官,那些闲居的族人,仕有困难,替人开蒙还是没问题。

“其中成绩优秀者,可以推荐官学。”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宋文述:“三年为期太,不若先从一年起?”

依照温晏然在建州的威望,本就没有收拾不了的人,若说对付李氏还得迂回一,显然有太看得起自家的门楣。

之前被免职的吏侍郎李增愈建州李氏,以他为代表的朝官们因为受到崔新静公开写文批评,实在没面目继续留在朝堂之上,纷纷辞官归家,既然声望有损,那不但自己无法仕,恐怕还得连累家人,照这个时代士大夫们的普遍格,一步多半是得抑郁而终,然而就在此时,朝中传了一风声,说是陛有意召人去地方教书育人,磨一磨他们的

温晏然顺着忠臣的表面思路想了想,觉得既然光读书缺乏诱惑力,就再增加一

就在此时,一位族人提了不同意见:“在倒不这么想。”

温晏然对此倒是无可无不可:“那就依宋卿所言。”接着,“如今先在建州设,让他们自己多琢磨琢磨。”实践真知,他们在朝堂中再如何讨论,都必定会有存在不够周全之

温晏然:“百姓家中十五至十八岁的成丁,若乡学读书,可免当年劳役。”

皇帝迅速给了回答,到了推广的那会,地方的官田也不会少,只要大军的击破了叛贼,那叛贼的田地,自然得没官中。

——张并山之所以能够受到温鸿的信赖,当然不是因为他在关键问题上每猜必不中,而是因为他总能在一些无关要的小事上得能够被验证的正确答案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